|
何谓滨海蓝碳
滨海蓝碳指储存在红树林、潮汐盐沼和海草床的土壤、地上活生物质(叶、枝、干)、地下活生物质(根)和非活体物质(如凋落物和枯死木)中的碳。与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一样,蓝碳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几年岛几十年)被植物活体固定下来的碳。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滨海生态系统土壤中固定的碳可大范围且长时间封存,因此形成巨大的碳储量。滨海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差异还表现在潜在的土壤碳累积上;陆地土壤富含氧气,能够使好氧微生物将土壤中的碳氧化并返还大气中;但蓝碳生态系统饱和的土壤水环境使土壤保持厌氧状态(或几乎无氧),进而持续保持着垂直方向上的储碳。西班牙Portlligat湾的大洋波喜荡海草床和巴西境内有6000年历史的、十几米厚的红树林沉积物,都是巨大的沉积物碳库。新英格兰北部的潮汐盐沼也很典型,其厚度可达3—5米、历史长达三四千年,有机碳含量超过40%。
盐沼植被
不同的滨海蓝碳系统之间,内源碳库和外源碳库的比例差异增大。海草床的土壤中大约有50%的碳是外源碳;大部分红树林和潮汐盐沼系统中的碳均直接由植物体产生。有时候,红树林和潮汐盐沼中大部分碳来自邻近的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
海草
为什么要管理蓝碳
由于海岸带开发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红树林、潮汐盐沼和海草床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发展经济,滨海湿地植物被清除,湿地被排干或清淤(红树林变成虾池、排干的潮汐盐沼变为农业用地、海草床被清淤等,都是全世界海岸带的普遍现状),沉积物被暴露在大气或水体中,储存在沉积物中的碳和大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和海洋中。 人类活动不仅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通过减缓海岸侵蚀和保护岸线等方式来保护海岸带,还可以调节水质,为鱼类和贝类提供重要栖息地,为人类提供木材,还是许多濒危和珍稀物种的栖息地,也是临近生态系统的养分来源,为重要的经济物种提供生存空间,兼具美学和生态旅游功能。
清海工作 时下,“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海洋碳汇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对其进行开发和交易有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中,清海会因地制宜,结合修复区的特点,适宜性的开展被IPCC承认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将可交易的蓝碳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作为一家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清海在蓝碳领域有着先天优势,拥有山东海洋产业协会-蓝色碳汇产业实验室,可准确衡量蓝碳交易价值,开展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时,山东清海搭建了滨海蓝色碳汇数据平台,提供全面、详尽的蓝碳数据、蓝碳交易信息、以及蓝碳咨询服务。
|
|
蓝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