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和美海岛创建示范,经县级申报、省级推荐、现场核查、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确定33个海岛(岛群)为和美海岛。该项创建示范工作皆在建设一批“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和美海岛,形成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人岛和谐的“和美”新格局。由山东清海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助申报的连岛成功入选,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和美海岛。
连岛古称鹰登山,亦称为嘤游山,传说是因为海鹰翔集,叫声嘤嘤而得名。连岛位于连云港市海州湾内,是江苏省第一大基岩海岛,平面形态呈西北-东南走向狭长状,隶属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街道,居住人口2846人。
连岛通过长约6.7千米的拦海大堤与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相连,集滨海自然风光与海岛渔村人文景观于一体。拥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4A级连岛景区、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载体,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最美水地标等称号,是江苏省最优质的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
生态连岛—览百态海蚀 享细沙碧海
连岛拥有青山、碧海、茂林、海蚀奇石、天然沙滩。在浪打风吹和潮至汐退的作用下,岛上海岸带海蚀和海积地貌广泛发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海蚀地貌。作为江苏省优质沙滩的聚集地之一,连岛拥有苏马湾和大沙湾两个天然沙滩浴场。近年来,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了生态整治修复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岛上的自然风光,使得沙滩更加细软、岸线更加牢固、海洋更加清澈、海岛更加安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在饮用水安全覆盖、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普及方面达标率100%。大力开展海岸环境综合整治,成立连岛“三无”船舶清理整治指挥部,全面清理辖区码头“三无”渔船、浮子筏,累计查扣“三无”渔船76艘,拆解76艘,实现“三无”渔船、浮子筏动态清零。
人文连岛—游层叠渔庄 品渔家文化
连岛上现存两处东连岛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一处是在苏马湾,发现于1998年;另一处在连岛东端的羊窝头,发现于 1987年。其中位于连岛苏马湾海边的界域刻石,共60字,字隶带篆意,是全国遗存的唯一一处有关西汉时期郡级划界的刻石,刻于王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
岛上的镇海寺,为清代三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抗战时期被毁。1996年复建。金圣禅寺位于苏马湾南侧的山坡上,是山南镇海寺的下院。境内还有天后宫的旧址。连岛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开展多项非遗活动,打造非遗进景区,领略别具特色的传统渔家文化。同时,定期举办开展渔民活动会,弘扬连岛渔文化,打造连岛渔品牌,让经典永流传。
经济连岛—助海岛发展 创经济收入
在保持岛上原有自然生态景观、推广岛上独特历史文化的同时,连岛积极探索特色经济发展。开发滨海旅游经济,争创5A级景区。开展连云港之夏、连岛音乐节、连岛杯铁人三项赛等特色活动。强化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岛上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休闲、电商融合等业态不断汇聚,实现夜购、夜游、夜玩为一体的夜经济圈。同时,利用新兴行业,助力海岛发展。借助网络直播销售,进一步拓宽特色农渔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乡村振兴。
据连云区年鉴显示,2021年,综合收益达800万元,已经组织10场培训,指导周边餐饮、民宿从业者进行直播和短视频拍摄,并加大平台流量支持,已孵化过万粉丝网红15人。2021年,连岛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新招引过亿元产业项目1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新增自贸区注册企业200家、外贸企业2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5万元,其中新注册企业实现税收310万元。